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2016年质量情况分析的函
索引号: | ZDDBG223693 | 发文字号: | 陕交函(2017)140 |
发布机构: | 建设处 | 公文时效: | 有效 |
名称: |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关于2016年质量情况分析的函 | ||
主题分类: | 陕交函文件 | 发布日期: | 2017-01-26 |
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开展2016年陕西省质量状况分析工作的函》(陕质监函[2016]650号)收悉,根据文件要求,我厅组织相关部门对交通运输质量进行了分析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按照省委省政府“稳增长、促投资、调结构、惠民生”的工作要求,我厅以“打造交通运输升级版,当好陕西发展先行官”为主线,实施“追赶超越”和“转型升级”两大战略,着力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提高行业管理水平。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五化”要求,不断加大高速公路质量督查力度和加强质量法规体系建设,严格执行桥隧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整治,有效的遏制了各类质量事故的发生。通过激励科研创新、整合长途客运资源、推进星级汽车站创建、完善文明收费、打击假冒伪劣汽车零配件专项整治等措施,我省交通运输行业总体质量稳定可控,未发生重大质量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二、强化建设管理措施,工程质量稳定可控
(一)加强项目监督检查。多年来,我厅一直组织厅质监站对在建高速公路项目开展监督检查。包括综合检查、专项检查、巡查等各种形式。2016年共进行综合监督检查23次,专项检查12次,工地试验室检查备案43家,印发监督检查通报28份,指出各类质量问题200余条。实体质量抽检11418点,单点合格率为94.9%,关键指标合格率为98.9%,弱项指标合格率为93.5%。
(二)深入落实“五化”管理。建立了《陕西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陕西省高速公路操作手册》、《陕西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标准化体系。积极推广应用高速液压振动夯、钢筋骨架定位支架、预制梁板自动喷淋设备、预应力智能张拉和智能大循环压浆设备等新设备,推广小型混凝土构件集中预制、改性沥青生产设备和沥青拌合楼安装“黑匣子”、路面摊铺碾压设备安装限速报警装置等成熟的工艺;建立“优秀工法展示台”,使得工程建设中的优秀的工艺、工法得到展示,对后续项目提升质量给予借鉴和帮助。
(三)狠抓质量通病治理。2014年以来,我厅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凝聚力量,狠抓质量短板,全力攻克质量顽疾。继续扎实开展路基沉陷、台背跳车、隧道衬砌裂缝和渗漏水等质量通病治理的专项整治及通车项目质量“回头望”活动,进一步加强施工过程中工序的优化和工艺改进,及时消除质量缺陷,确保结构安全。各项目认真按照我厅“三阶段”现场核查要求进行设计优化和动态设计,做到工程与地形地貌更和谐、功能更完善、投资更加节约。
三、深化服务质量管理,促进服务水平提升
(一)道路运输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升。2016年,全年累计完成公路客运量6.1亿人;旅客周转量290.8亿人公里;货运量11.3亿吨;货物周转量1925.8亿吨公里。截至2015年,全省客运班线5930条,客运车辆达25609辆,城市公交车辆1.4万辆,出租汽车3.6万辆,营运载货汽车40.4万辆,货运经营业户284150户,机动车维修经营业户1.3万家,全年维修工作量合计428万辆(台)次,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80家,全年完成检测量43.5万辆次,驾驶员培训机构402户,从业人员3.9万人。道路运输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运输服务能力显著提升。
(二)道路运输服务品质明显提升。深化质量信誉考核工作,出台《道路客运企业及汽车客运站质量信誉考核实施细则》,通过开展星级汽车客运站、精品线路创建和“情满车厢、舒心旅途”等活动,全面提高客运服务品质。建成3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初步形成多样化出行服务体系。积极有序开展甩挂运输试点工作,培育了4家交通运输部甩挂运输试点企业,并加强试点过程中的跟踪指导和经验总结;积极探索城市配送发展模式,联合铁路、公安、邮政等5部门出台城市配送试点方案,启动了西安新筑铁路集装箱中心、宝鸡东站铁路货运场、西安三桥货场3个城市配送试点项目;推广“大荔农村三级物流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分类引导,培养出渭南大荔、宝鸡扶风、铜川耀州等10多个特色鲜明、方便快捷的农村物流试点项目。维修市场逐渐形成各档次、各品牌共享服务的局面,维修服务呈现多元化、经营连锁化特征。推进驾培机构服务模式改革工作,我省已安装计时培训系统的驾培机构共400户,使用覆盖率达97%,实行“计时培训、按学时收费、先培训后付费”模式的驾培机构250户,进一步满足了培训过程完整和学时到位的要求,基本适应了多层次的市场需求。
(三)公路运营服务品质全面提升。全省收费公路开展“微笑献社会、文明创一流”活动,提升收费窗口形象。每年组织开展高速公路收费站、收费员“双星级”创建工作,目前已全面建成了146个二星级收费站、249个三星级收费站和100个四星级收费站,并命名了588名五星级收费人员。从2009年起大力推进全省不停车收费系统,进一步扩大ETC收费车道数和三秦通办理网点建设,三秦通电子收费服务网点可进行三秦通卡和ETC业务的咨询、办理各项相关业务,主要业务包括三秦通卡和车载电子标签的新开、信息变更,以及交通三秦通卡的充值、票据打印、挂失、销户、退款等,全省十地市及重点县区达到全覆盖,方便了客户对三秦通的办理需求。今年三秦通网点共办理三秦通卡新开业务270万笔,车载电子标签新开和安装业务188万笔,信息变更业务10万笔,充值业务280万笔,票据打印业务180万笔,挂失业务3000多笔,销户业务3万笔,退款业务200多笔。
(四)综合服务保障进一步提升。陕西交通服务监督热线(12328&12122)是陕西省交通运输厅面向社会公众提供陕西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的综合平台,也是省厅着力打造的五大行业品牌之一。陕西交通服务监督热线实行7×24小时工作制,主要向社会公众提供交通政务信息和出行信息;转达行业投诉和建议意见;协调转达救援信息;提供三秦通客户服务及其他交通信息服务; 受理涉及省交通运输厅行政管理职权范围内公路、水路、道路运输、城市客运等业务的投诉举报、信息咨询、意见建议来电。目前平均日接听来电近1000人次,微信公众平台日均咨询2604人次,投诉举报及时回复率97.2%,回访率100%,满意率97.5%。
(五)市场监管不断强化。继续与省公安厅治安局和省公安交警总队建立打击“黑车”非法经营联合工作机制,深入开展 “利剑一号”、“搜狐行动”等打击非法营运专项行动,有效打击了运输市场非法违规经营行为。探索出了政府公示重点监管货物源头装载企业、实行货物源头装载企业缴纳“治超保证金”制度、远程科技治超等方法,持续加大源头治超工作力度。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加大交通工程和运输服务质量的宣传力度。我们始终把公路建设质量摆在首要位置,开展科技攻关、注重生态环保,把公路真正建设成生态路、旅游路、典范路。但我们的宣传力度还不够,没有把公路建设者的付出展示在社会公众面前,今后要加大宣传力度,让老百姓在享受品质和方便的同时,也了解为之付出辛勤汗水的交通人。
(二)强化工程质量措施,打造“品质工程”。坚持质量第一的建设理念,按照交通运输部“四个交通”理念,结合“品质工程”的新要求和我省公路建设实际,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高质量地完成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三)深化服务意识,着力提供优质服务。我们坚持建养并重,进一步改善路容路貌,狠抓公路治超,强化安全保畅。让人民群众不但要走的了,更要走得好。在建设“智慧高速路、美丽干线路、小康农村路”的同时,进一步深化“微笑服务”、“温馨驿站”等服务品牌建设。
陕西省交通运输厅
2017年1月20日